2022年元旦节期间,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协办,湖南红树林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执行的第五届湖南非遗传统工艺博览会在杜甫江阁和湖南省文化馆同时举行。
宝庆烙画——湖湘老行当、湖湘年俗系列展作为本次博览会的一项内容已于2021年12月31日在湖南省文化馆艺术长廊正式开展。共展出宝庆烙画唐文林、王艳萍两位传承人老师的140余幅关于湖湘老行当、湖湘年俗的系列原创作品。展期至2022年1月10日结束。
唐文林、王艳萍老师自从1985年师承父亲王延意学习烙画,从事宝庆烙画传承三十余年,同时还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完成专著《邵阳工艺美术》《湘西南民间乡土雕刻》《宝庆竹刻研究》《古镇古村》(上、下)《民间美术》(上、下)《古石刻石雕》《邵阳老手艺(烙刻、烙画)》等。著作《邵阳老手艺(烙刻、烙画)》在湖南省“走过六十年·我们的文史资料”评审中获最具文化价值奖。
宝庆烙画是邵阳传统美术中独具特色的门类。之所以称之为宝庆烙画,是因为邵阳从南宋至民国时期,曾用宝庆之名长达700余年。烙画在古称为“烙花”,战国时期《庄子•马蹄》有烙印技艺相关记载。境内洞口县民间发现了宋代“雷纹铜熨斗”实物,现藏邵阳市博物馆。清中期至民国年间是宝庆烙画发展的上升时期,主要分布在邵阳城区的廻栏街、高家巷、狮子街,新邵县酿溪镇一带,主要艺人有王复生、王延意,以家族传承方式进行技艺的延续。到20世纪五十年代,邵阳市竹艺厂蔡能安、喻文成立烙画小组,生产烙画出口创汇产品,宝庆烙画发展至顶峰。
宝庆烙画呈现出其独有的风采:竹簧及手工抄纸是宝庆烙画的独特材料,极富地域特色;宝庆烙画还经常结合雕刻手法,充分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层次感;宝庆烙画以烙铁代替毛笔,采用勾、皴、点、渲等表现手法,尽显中国传统国画的效果,通过诗、书、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2021年,宝庆烙画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唐文林、王艳萍等是主要传承人,他们积极参加乡村少年宫大联动,传授烙画技艺。宝庆烙画已被引入到邵阳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课堂教学,宝庆烙画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当代宝庆烙画是一种文化的缩影,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湖湘的老街古巷、老手艺老行当、传统年俗节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宝庆烙画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来表现湖湘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湖湘优良传统,增强现代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有突出的社会教育功能。
(文字来源湖南非遗公众号 图片曾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