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武冈市三届三次会议提案
加快发展武冈旅游业的建议
一、武冈旅游业极具开发潜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旅游活市发展战略,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以民间投入、招商引资、财政支持等多途径进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围绕“古城风情游”、“休闲观光游”、“宗教文化游”、“特色美食游”四大产品体系,大力宣传推介我市“古城、名山、美食”旅游品牌。全市旅游业年接待游客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8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43.5万人,旅游总收入为2.88亿元,占全市GDP的5.5%。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1、旅游资源丰富。武冈历史悠久,汉文帝、景帝年间,已置县于今市郊七里桥。历经2200年,武冈系历代军治、路治、府治、州治、县治的所在地。武冈地灵人杰。宋末元初有著名道士李道纯;明代有官至都察副御史的曹一夔(Kui);清朝初年有名人潘应斗、邓辅纶、邓绎;近代有史学家吕振羽、早期中共党组织负责人李秋涛、欧阳东、邓中宇。天然的地理环境,长期的人文荟萃。春秋至唐代,屈原、王昌龄、柳宗元、韩愈,宋代王安石、文天祥、邓处纳、陈与义、楼钥,明代张元卞、曹一夔、潘应斗、傅作霖,清代车大任、王闿运、邓弥之等历代名人,络绎不绝地在武冈或留下足迹,或留下诗文,为武冈的旅游景观增添了壮丽的人文篇章。武冈风景秀丽。主要旅游风景点有“楚南胜境”—云山,“法相洞天”—法相岩,“名盖天下”—古州城,“古人类溶洞遗址”—四季岩,“独领风骚”—黄埔军校二分校旧址,“天下奇观”—双牌乡浪石古民居楹联村等。
2、基础设施基本具备。(1)旅游交通较为便利。武冈地处湘西南,境内有S220和S219省道分别与320国道、207国道相连,随着“邵怀高速”“邵永高速”公路和“竹城公路”建成通车,“洞兴高速”等公路开工,国内外游客莅临武冈旅游将变得更为便捷。 (2)旅游景点修复开发方兴未艾,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逐步完善了云山佛教、生态旅游景观。复修了云山“胜力寺”,使它成为了湘西南最大的佛教寺院,吸引了无数骚人香客前来览胜拜佛。近几年在保持原有自然景观—“云山十景”(双华耸翠、一瀑飞涛、仙桥横汉、杏坞藏春、竹台风扫、丹井云峰、石畔遗迹、洞门余影、岩前帘水、云外钟声)的基础上,围绕云山原始次生林修建了十余公里供游客步行的水泥道和两个仿古观赏亭—洗心亭、听蝉亭,使四面八方的游客徜徉与云山,实现饱览天然生态美景的心愿。着力再造经典古城。,对宣风楼、古城墙、文庙大成殿等进行了复修,经典古城又初具雏形。新建了融通今古的王城公园,游客漫步其中,能真切地感受古城经典—武冈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震撼。挖掘出明清时期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双牌乡浪石古民居楹联村文化景观。
3. 地方特产品种繁多。武冈物华天宝,名优特产享誉海内外。武冈铜鹅肉质鲜嫩,早在明代就被列为贡品,享有“世之名鹅”美誉;武冈卤菜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风味独特,产品远销长沙、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和日本、美国等国;武冈盐渍藠头、葛根奶饮系列产品行销日本、东南亚等地;武冈脐橙,高档精品茶都梁毛尖、都梁翠柳、云雾毛尖,色新、味浓、醇凉,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武冈历来以传统饮食著名于世,几百年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方“小王城”饮食文化。“铜鹅全席”、“血酱鸭”、“腌渍红肉(鱼)”“猪血丸子”等特色菜肴和“水南桥米粉”、“扶冲米花”、“龙溪铺凉粉”“山岚铺阴米糖”“半边街发糕”等风味小吃,色香味俱全,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
二、武冈旅游事业滞后的原因浅析
从武冈旅游现状看出,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离“旅游活市”的发展战略要求还相差甚远。之所以如此,制约我市旅游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1.没有高规格、高起点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近几年,市委、市政府虽明确提出了“工业强市、项目兴市、旅游活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将“名山、古城、美食”作为武冈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这些决策都是正确和切实可行的,为武冈的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武冈还没有一份法定的高规格、高起点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书,虽然前不久《武冈市旅游发展规划》巳由相关部门评审通过,但还末付诸实施。诸如名山怎样开发,古城如何打造,美食怎么特色,没能整体规划,因此在景区景点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及景点经营中,随意性大,导致武冈旅游景观没形成特色,很难吸引游客。
2、旅游基础设施亟待加强。武冈的旅游景观虽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旅游产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开发建设的力度不够,人文历史没被挖掘利用,景点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如作为国家森林公园的云山,有原始次生林和胜力寺、有风光无限的云山十景等景点,但因旅行艰难,沿途缺乏应有的人文景观,令很多游客失望。又如在市区内,经典古城雄风不再。与比萨斜塔媲美的花塔早已灰飞烟灭,名盖天下的古城墙已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法相岩公园及新修的王城公园、复修的部分古城墙和文庙大成殿因占地规模狭窄,难以凸显古城特色而成为有档次和较强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新建的市政广场暂还不能投入使用,也看不出特色,城区没一处清静的休闲去处,城市的整体布局缺乏吸引力。
3、城市品位有待进一步提高。武冈古城已有近2200年的历史,但是文革时代却遭到了严重破坏,古城被拆得支离破碎,花塔、南塔被炸毁。改革开放后,由于保护措施不力,有特色的古民居陆续被拆,又在原址上修建现代建筑,过去的青石板路、鹅卵石路大部分被挖掉重新铺上了水泥路,武冈古城既不古,也不新。城市建设缺乏文化底蕴,市民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城市管理、城市卫生等需进一步加强,城市的绿化、灯化还需要加大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武冈城市的品位,让游客在武冈拥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发展武冈旅游产业的建议
(一)尽快出台符合武冈发展实情的、具法律效力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书。根据市委、政府对武冈旅游产业的定位,武冈的旅游应“以云山为龙头,以古城为依托,以文化为核心”,打造好“四园(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王城公园、法相岩公园、同保岩公园)一村(浪石古民居村)一风光带(资江沿岸风光带)”,大力发展云山生态游、休闲游、宗教游,古城文化游,美食游。围绕这一思路,应尽快聘请旅游行业的专家学者和市内各阶层的领导、民间旅游业爱好者共同研究、协商,制订出符合武冈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逐年分步实施。
(二)切实加大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真正实现武冈的“旅游活市”战略,我们就必须整合旅游资源,立足于大旅游,搞好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
1、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山以“山幽、水秀、林深、云幻”而著称,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基因库和植物宝库,先后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级旅游区。同时云山又被道教称为“六九福地”、佛教誉为“楚南胜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要打好云山这一金字招牌,首先要高标准修好云山的进山公路,开通旅游班车;拓建到伴山休闲区的公路,并将公汽的终点站延伸至伴山冲停车坪,以方便进出云山的游客。添建人文景点。在云山紫宵峰建一座观云阁,让游客登临绝顶,饱览云山的烟云奇观。沿途修建以历代文人墨客及当代名人达官赞咏云山或武冈的诗词题辞为主题的碑刻,广泛搜集整理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以提升云山的文化底蕴。高规格返修建云山宾馆,维修并保护好胜力寺,提升云山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内涵。
2、王城公园、古城及城市建设。古城墙、花塔曾是武冈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象征。只有修复了古城墙和花塔这两个标志性建筑,我们就可以部分再现古城风貌,重塑一个充满古风古韵魅力的古典武冈。游客到武冈才有王城特色的东西可看,我们才有资格把武冈纳入一些精品旅游路线中。王城公园、王城休闲广场、宣风楼、文庙大成殿等景点是武冈城区旅游新形象,必须突出王城文化品位,摆置雕像石刻,搞好灯化绿化美化建设。资江沿岸风光带要结合城市防洪堤建设,高标准设计建设,要有亭有阁,有花有草,有空坪绿地,有城市雕塑,有休闲健身设施,使之成为一个高档次的旅游景区。渠水(内城河)是武冈古城特有的一道亮丽风景。“五龙不出城”的美丽传说使渠水散发着穿越时空的人文光芒。要加大渠水作为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力度,强化渠水河流的综合治理。疏浚河道,抬高水位,两岸遍植垂柳,栽种桃树,修建亭阁,形成桃红柳绿碧波荡漾的美景。
3、法相岩公园、同保岩公园建设。搞好风景区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搞好洞内的灯化美化。加大对溶洞开发建设力度,使洞内更多奇观为游客欣赏。增加公园内文化石刻和休闲亭阁。增加必要的人文景观,提升公园的文化品位,使之成为一南一北、遥向呼应的城市公园。
4、黄埔军校二分校、浪石古民居楹联村。恢复李明灏将军故居和在中山堂建设高标准黄埔军校二分校历史陈列室,使之成为一处新的旅游景点。成立专门班子,加大政府投入,适当拨款整理维修古民居。广泛收集历代武冈名人的资料,恢复或标注名人纪念碑,在城区修建武冈历史博物馆,增强武冈历史的人文底蕴。
(三)、积极推进旅游市场化改革。通过招商,引进企业或民间资本来武冈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建设。鼓励企业、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市场化改革。加强与旅游有关的产业开发,形成旅游产业链。武冈卤菜系列就有近20多个品种,还有盐渍藠头、猪血饼、碎辣椒、豆腐乳、米花等熟食品,除华宝食品厂规模较大外,各种土特产均未上规模、上档次。我们应重点扶植几家大的食品加工厂,开发出系列旅游食品。在城区和主要景区开设武冈形象宣传站和地方特色产品专卖店
(四)、加强市民素质和公民道德教育,加大城区道路建设和管理力度,严厉整治占道摆摊经营行为,树立文明整洁卫生的城市形象。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高武冈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加强和外地旅行社的联系,将武冈的旅游挤入旅游联动圈。通过旅行社把外地游客拉进来,变被动旅游为主动旅游,变等游客来为游客自动来。组织人员编写介绍推广武冈的形象画册,放置于宾馆旅社,免费让外来游客索取翻阅。出版发行历代文人赞咏武冈的文集,提升武冈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影响力。利用不同媒介积极推广武冈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我市成功举办了2200年城庆大型宣传活动后,又邀请了李元洛、叶梦、刘志坚等十几名省市著名作家来武冈采风,举办了“中国旅游策划万里行武冈峰会暨武冈旅游发展论坛”和“消灾祈福”的大型佛事法会活动,对我市的旅游推广有了一定的基础,还应继续利用好我市的旅游和人才资源,多开展相关推介活动,设立文化节,观光节,美食节等,以拉动旅游需求。
提案人: 民盟 曾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