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同盟邵阳市委员会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盟员风采 > 盟员风采
邵阳盟员唐文林教授烙画解析邵阳传统老手艺
录入:admin www.hnsymm.org 2019-11-29 人气:635

邵阳盟员唐文林教授烙画解析邵阳传统老手艺

邵阳民盟 曾振华

 

11月28日下午,坐落在邵阳市区红旗路新华书店四楼的书里书外坐无虚席,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邵阳市民盟市委委员、邵阳学院民盟总支主委唐文林,为现场300多名读者讲解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并展出了70多幅用非遗项目“宝庆烙画”技艺精心绘制的“邵阳老手艺”艺术作品,为邵阳行将消失的老行当老手艺留住了记忆留住了乡愁。

 

“宝庆烙画”传承人唐文林,首先以《邵阳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为题,进行了精彩的讲座。唐教授为读者讲解了什么叫传统工艺什么叫非遗? 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批量)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邵阳非遗项目国家级有14项,省级有30项,市级有112项。唐文林绘形绘色如数家珍般地阐述了“滩头年画”“花瑶挑花”“蓝印花布”“宝庆竹刻”“羽毛画”等邵阳非遗传统工艺的艺术特点及制作技艺,高度赞扬了民间老艺人不忘初心、甘于清贫的工匠精神。

 

对于如何传承和创新邵阳非遗传统工艺,唐文林教授列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宝庆竹刻”“滩头年画”等许多艺术作品在创新传承上取得的成就,唐教授认为,一项民族传统手工艺,它的魅力在于传承已久并通过其精湛技艺彰显的文化底蕴,同时还得推陈出新紧跟时代,才能创造出更多喜闻乐见的作品。唐文林与妻子王艳萍副教授一起,从1987年开始,师从烙画艺人王延意,致力于宝庆烙画传承与发展创作。1997年,作品《花瑶姑娘》获“崀山杯”书画大奖赛铜奖,作品《宝庆风光》在大型画册《可爱的邵阳》上发表。为了传承宝庆烙画这项传统技艺,将宝庆烙画引入邵阳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大学课堂,目前带了三届学生共计100多名学生徒弟。徒弟的烙画作品在湘赣鄂皖四省非遗联展上展出,唐文林及徒弟的作品在2017年湖南省艺术节获得大学生创意坊一等奖、2018年全国大学生创意坊一等奖。唐文林夫妇精心创作的竹簧烙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工艺美术界奖项。作品《竹簧储物盒》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作品《竹簧烙刻——侗寨情》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作品《竹簧烙刻——侗寨风情之新娘挑水》、《湖湘老行当》九件套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作品《竹簧雕刻篾匠铁匠剃头匠》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作品《竹烙雕刻侗寨风情之新娘回门》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

 

邵阳老手艺有鲜明的乡土特征,是邵阳传统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和见证了邵阳历史发展。由于科技的进步,新工艺的出现,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老手艺、老行当渐渐地失去了生存空间,走向衰落消亡;一些老手艺、老行当为适应社会需要,进行了技术、工艺革新,与以前大相径庭;还有一些保存了传统技法、文化艺术价值较高的老手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和传承。


邵阳市政协特邀邵阳学院唐文林、王艳萍两位教授以烙刻、烙画形式再现传统老手艺,出版《邵阳老手艺(烙刻、烙画)》一书,记录136项即将消失或已经消亡的传统老手艺,保存和传播这些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讲座结束后,唐文林教授特意为读者解读现场展出的“宝庆烙画”《邵阳老手艺》部分作品。

 

此次活动,是由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邵阳市新华书店联合主办,邵阳市政协文教卫体文史委员会、民盟邵阳市委、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协办的大型非遗文化传承讲座及作品展览活动。邵阳市文联主席张千山、邵阳市文广新旅局相关领导、邵阳市美术家协会领导、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领导及部分学生、民盟邵阳市委专职副主委何忠及部分市委委员一起参加了活动。


  打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邵阳市委员会 地址:邵阳市大祥区城北路205号市政协前栋二楼 电话:0739-515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