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界民族乡古村寨考察札记
(曾振华 彭如)
5月20日上午,民盟省汽车技师学院支部盟员一行12人,在盟市委秘书长邹建山、支部主委曾振华的带领下,在我省民族文化特色村寨山界乡老屋村民族村,开展了古村落保护及旅游发展方面的考察调研。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宣传统战处长李凤翔,市县(区)级盟员政协委员邹建山、曾振华、王超群、曾兰钧、彭如一起参加了调研活动。山界乡党委副书记卢滔工作繁忙,特意安排副乡长颜贵平等同志陪同考察。
古坊红糖:六百年后红起来
调研组首先来到了位于老屋村的湖南伊路顺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山界老屋村书记马文乐带我们走进了村电商平台食品展示室。展示架上摆满了古坊红糖、龙牙百合、红瓣大蒜、手工剁椒等山界特产制品,马书记说,这些都是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我们电商销量还不错。特别是古坊红糖最高卖到36元一斤。尝一尝入口香融的红糖,组员们忍不住买上一两斤。
现在不是产糖季节,古法制糖厂正是休业时期。在调查组要求下,考察组特意参观了制糖作坊。空坪里一个一人多深两米多宽的大圆坑里竖着两个可以互相转动挤压的木轱辘,制糖工人马师傅告诉我们,这是古坊红糖制作的老古董——甘蔗压汁设备,由牛力拖动运转。现在已不用了,用上了机械压榨,也是古坊红糖制作工艺上唯一用上机械的第一道工序。
熬煮去渣提纯是手工古坊制糖最烦琐复杂累人的工作。当考察组走进制糖作坊时,两排一溜七口大铁锅呈现在大家面前。马书记告诉大家,把经过初步压榨出来的甘蔗汁倒进第一口铁锅里加热熬煮,到第七锅里出来时才是浓绸成沙的红糖,每一口铁锅里不能烧糊、板结,火候温度的把握最最重要,这全靠制糖老师傅祖传下来六百多年的手工技艺。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在隆回县回族发祥地这块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老屋村,还一直沿袭着始祖马成公夫人苏氏婆婆从金陵(古南京)带来的古法制糖传统技艺,甘蔗榨汁经过七道工艺熬制出来的红糖,绿色环保无任何添加剂,钙含量是白糖的10倍,铁含量是白糖的3.6倍,是值得依赖的保健品,山界古坊红糖因此芳名远扬。笔者想到,自然的环保的,是值得保护开发的,山界古坊红糖的制作也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样可以使山界古坊红糖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负责人马文乐告诉笔者,要对现有制糖场地进行升级改造,要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今年在甘蔗丰收的季节里要举办盛大的红糖节,到时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节日。
走出公司的大门,笔者回望那架由老牛拉动的古老榨汁机,它在推动古老的山界走出山门,走向世界,走到国际电商平台,六百年来,只是停留在小家庭作坊,只是给予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作礼品、女人生崽作补品的红糖产品,经由乡村经济春风经由互联网+农村电商平台,真真红起来,古坊红糖再红六百年……
走出很远了,似乎还听到老牛奋力的“哞”叫……
马氏牧业:脱贫致富的领头“牛”
说到牛,可说是山界人民的神物,是他们肉食的主要来源。大力发展养牛畜牧业,才能提供可靠的食品保障。山界农村有养牛的习惯,但都是各家各户散养,少的一头,多的也不过三五头,形成不了规模也没有效益。这就需要有一个能带动大家走出致富道路的领头“牛”。
这个人就是湖南马氏牧业公司董事长马玉珍,马玉珍是土生土长的老屋村人,中学毕业后在外打工,积累了点资金,回到县城开了第一家婴幼儿用品店,由于经营理念先进方法得当,经营一家二家三家,后来全县所有乡镇都开设了连锁分店。2013年3月在家乡老屋村注册成立了湖南马氏牧业公司,注册了“素态牛羊”品牌商标,以公司+基地+农户项目方式进行运营。公司现有基地面积6300多亩,双季稻种植面积1232亩,辖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至2016年9月已与800多农户签订了种养合同。
在身着民族服装的马玉珍董事长的带领下,走过公司门口的远红外消毒通道,来到了她的高标准化素态牛养殖基地,参观了栏舍和圈养素态牛。基地现有栏舍12栋,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设计科学,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消毒严格,粪污处理,沼气利用;卷帘升降、屋顶通风、空调降温;饲料环保,甘蔗废渣,再生利用;管理先进,配乐饲养,牛群快乐成长。因此,马总的养牛基地成为了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湖南省示范养殖基地、邵阳市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南方唯一的穆斯林现代农业科普展示宣教基地。法人马玉珍也获得了多项荣誉:“中国优秀穆斯林女企业家”“最美爱心回族妈妈”“中国十大杰出女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与先进人物”“CCTV央视影响力特约佳宾”“湖南省养牛能手”等等。
说到未来,马总计划在家乡建设项目总投资3.85亿元,整体规划建设素态牛羊养殖、青贮饲料制作、粮食种植、有机会加工、回族文化体验园、清真产业园、仁爱老年公寓等七个大项目,到时可成为隆回优势产业,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有效促进隆回县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老屋村:古村落保护任重道远
走进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地的老屋村老屋场,身着亮丽的回民族服装的马玉珍,成为考察组最好的向导和模特。黄色的土砖墙、黑色的青瓦、光溜的石板巷子,加上粉色头巾、红色长袍的马总,成为了绵绵丝雨中亮丽的风景线。考察队员忍不住对着老屋、马总、古巷子“嚓嚓”地拍过不停。
穿过看似颓败的土砖老屋巷道,来到了一个比较空旷的小坪,马总告诉我们,山界回族的老祖母苏婆婆带着两个儿子,来到这里,孩子小没得吃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一只正在哺乳期的母老虎,用自己的奶喂养苏婆婆饥饿的孩子。这地方就叫老虎窝,苏婆婆就在老虎窝旁边搭建了自己住的小棚,这样人和虎非常和谐共处在一起。苏婆婆的丈夫马成公为何从南京到了邵阳,苏婆婆又为何带着两个儿子逃到了这荒无人烟的山界。回族是一个迁涉的民族,被称为中国的吉普赛。也许是正处在民族关系紧张的时期,邵阳回民先人罗成公为了保护自己种族的命脉,让自己的每一房妻室,分别朝不同的地方躲避。后来国泰民安,更由于住在山界的苏氏婆婆带领自己子孙辛勤耕耘发家致富,团结当地汉人和睦相处,成为了民族和谐的榜样,而受到朝庭嘉奖。苏婆婆去世时,乾隆皇帝钦赐墓碑“天开文运”。
在老屋场后山坡上,耸立着山界回族人民的祖先苏婆婆的墓庐,墓碑上刻写着,“钦赐安人故始祖婆苏氏之墓,乾隆四年季冬立”可见,当年苏婆婆受敬重的地位。
瞻仰了苏婆婆墓庐,回头一看,一棵身形高大枝繁叶茂的杜仲树,就立在墓庐和百姓住宅之间。据百度百科介绍,杜仲又名胶木,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仰望细雨中晶莹碧翠生机勃勃的杜仲树,笔者心生感想,是苏婆婆的神灵在护佑着老屋村、山界回族乡这一方百姓吧。
走出古村,回头再望周围新修的水泥砖房中,那一群显得如此古拙的土砖青瓦的老房子,已显得老态龙钟弱不禁风了,她还能走多远?
清真寺:撑托着民族精神的力量
“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清真”,原为普通的名词,是纯洁质朴的意思。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借用了“清真”一词,并赋予“清真”以新的含义加以“垄断”专用。如明清之际的回族学者解释为:“清”指真主清净无染,不拘方位,无所始终;“真”指真主独一至尊,永恒常存,无所比拟。从此以后,回族穆斯林虔诚地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称其寺院为“清真寺”。
回族人都信仰伊斯兰教,人人信奉“真主”,希望得到“真主”的保佑。回族伊斯兰教有相当严密、完整的组织,主持清真寺及其宗教活动的人称为“阿訇”,“阿訇”的波斯语译音是教师之意,是回族对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是宗教职业者,具有很高的威望。
马总同时也是伊斯兰教会的副会长,她带我们走进了位于民族村的清真东寺,清真东寺是山界乡东西南北中五座教堂中最大最古老的一座。回族的清真寺职能用途比较广,作用较大,它既是回族穆斯林沐浴洁身、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举办宗教教育、传播宗教常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讲坛和经堂,也是回民举行聚礼、调解纠纷和兴办教育的场所,还是回族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公益事业的一个中心。回族穆斯林每日五次礼拜,每星期五的主麻聚礼以及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都要在这里举行会礼。阿訇平时还要在清真寺给满拉讲学,给回族群众讲“瓦尔兹(戒劝)”,主持婚丧嫁娶屠宰食用禽兽等有关活动。在动乱年代和革命战争年代,清真寺曾成为回民群众进行反抗斗争的重要场地。
我们走进庄严肃穆的教堂里,正碰上几位阿訇老师傅正在为封斋做准备工作。为了表示对我们这些贵宾的客气,特意打开了从不轻易外传的拜经堂。面对庄严洁净的大厅,我们不敢踏进自己满是脏泥的鞋子,站在洁白的台阶外面,拍下经堂内厅的照片。宣传布告上,列出了回民封斋开斋的时间表,早晨四点起封斋要到晚上七点半才能开斋,一个月内几乎每天都如此。80多岁的老阿訇告诉我们,四点前吃点东西,封斋的时候,不能吃任何食品,否则就是不洁就是对真主不敬,说到为什么要封斋禁食,老师傅说是为了珍惜粮食,为了民族的纪忆,为了培养回民的意志力。听到这里,不由得对这个民族更生无限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