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同盟邵阳市委员会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盟员风采 > 盟员风采
邵阳民盟作家彭如喜出第二本书《走进岩口有洞天》
录入:78678909 www.hnsymm.org 2015-09-30 人气:1207

 

9月20日,民盟市委在和一宝庆山庄举行新盟员培训班,请来了民盟中央前参政议政部长张冠生主讲《民盟的历史和传统》,为现任市委委员、支部主委及新盟员“充电”。就在这次培训班上,新盟员彭如带来了他的第二本书《走进岩口有洞天》。

 

2011年隆回岩口镇农民作家彭如同父亲和儿子携手出版了《祖孙三代作品集》,读者反响颇好。

 

近日他的笫二本书《走进岩口有洞天》正式出版与读者见面。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岩口的风光,风物,风土,风情,获得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周玉清关注题词;由湖南作家书画院副院长、湖南省张家界市政协原副主席、张家界市文联名誉主席、市作协名誉主席罗长江同志作序;由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马铁鹰同志担任责编;由著名小数民族画家回楚佳题写扉页书名;由民盟邵阳市委宣传部长曾振华提供封面摄影照片,同时得到了刘启后/陆显中/刘剑等提供重要照片以及文友楚木湘魂、胡金雄、罗一飞、罗理力等等的大力支持,承蒙邵阳兰天公司赞助出版。

(曾振华)

 

延伸阅读:泥腿杆子的文学奇缘

 

  他是地地道的农民,也是众口相传的作家,命运交给他五亩三分责任田,让他老老实实地耕守田园。而他却接过父亲的笔,以三十年对文学家园的坚守,以三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将“彭如”这个泥土抟成的名字,揉进文学的光泽,并把这个名字刻入了隆回乃至邵阳文坛。

  彭如,生于1964年10月,湖南省隆回县岩口镇岩口村人。因父亲彭建洪先生酷爱文学的缘故,彭如自孩提时代起,便在泥土气息与纸墨寒香的交融熏陶中生长。后来,土地田园成为孕育他创作灵感的母体,而父亲传承给他的文学天赋,以及他对梦想的渴望与追求,成为他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创作的原动力。

  1982年,因家庭的原因和客观社会环境的因素,初中毕业的彭如,不得不将课本束之高阁,从此跟在父亲的身后,锄地耕田,以稚嫩的肩膀,操持家庭生计。学业的戛然而止,拦腰截断了他走向鲁迅文学院的愿望。但是文学像转世的情人,一直占据着他的心,一步也不曾离开。彭如目睹父亲在烧火、放牛、砍柴的时候,或浅吟低唱,或凝神静思。目睹父亲将平凡琐碎的生活变成一首首意味深长的诗,他所熟悉的那双经常沾满柴灰的手,却敲开了文学殿堂神圣光明的门,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令世俗为之肃然起敬。近朱者赤,父亲与文学的一世情缘,孕育了彭如对文学深深的好感,他决定效仿父亲,一肩挑起锦绣文章的理想,一肩挑起柴米油盐的现实。

  文学是最纯粹的,它基本上和功名利禄没有瓜葛。同时也是最奢侈的,它需要你支付最为宝贵的时间,需要你不停地走在路上,体验世态人生,不断地阅读和吸收。彭如身上搁着家庭的担子,懂得一个男人的情义和担当,他不能做那个不顾一切的所谓追梦英雄。所以他只好在那些锄瓜种豆的间隙里,在那些开着拖拉机赚取生活成本的时间里,将他的文学梦想小心翼翼地揣在衣兜,随生活一起往来奔波,每在劳作中有所见闻,有所感触,有所悟得,便急煞煞地停止劳动,从兜里掏出纸笔来,龙飞凤舞之下,社会百态,皆成文章。有时候路遇老人说一段陈年旧事,邂逅一处岁月遗迹,他非得溯流追源,打破砂锅问到底,形成创作的原始素材。1984年,彭如迎来了他文学生涯中的第一缕阳光,其处女作《孟姜女的传说》在上海某杂志上发表,梦想终于照进现实的巨大惊喜,坚定了他继续走下去的信心。他相信,他所选择的这一条路,即使再艰难再坎坷,也会让生命有寄托,有慰藉。即使再寂寞,也会让生命丰盈、饱满、有弹性。

  为了提高创作能力,同时也因为对知识的渴求,彭如利用每一个可能的机会,点点滴滴地零碎时间,频繁出入书屋和图书馆,报刊杂志也好,古今中外名著也好,他都能读得流连忘返,不亦乐乎。村支书见他好学至此,索性成人之美,将“农家书屋”的整个家当交付与他,让他负责管理,遂了他自在读书的愿。在阅读之外,彭如经常怀揣文稿,不辞舟车劳顿,专程向县内外名师请教,虚心而诚恳,宛如谦谦学生。每天从外面归来,彭如几乎来不及洗掉脚上的泥巴,便开始伏案写作,圈圈点点,修修改改,折腾到夜阑人静,仍意犹未尽。

  岩口镇有一条曾因榨油而繁华一时的老街,一百多年前浓郁的油香,曾经招引得外省达官贵人专程打马而来,繁华虽已经被雨打风吹去,但历史风韵犹存。彭如听说后,触动了敏感的文学神经,他走村入户,先后采访了当地五个乡镇近100位油铺后人,拍摄了所能拍摄到的原始榨油工具,向老人了解木榨结构及其原理,掌握炒油茶籽、进料、出料等全部榨油工序,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后,《远逝的榨油声》带着岁月的怅惘出炉,从容、古朴、凝炼的文字,唤醒了对人们对从前的记忆,以及记忆中的那些失落与美好。文稿投出后,即先后被《人民政协报》、《文史博览》等6家报刊配图发表。

  文学的路注定是一条艰辛而孤独的路,家庭责任与文学梦想,毕竟难以两全,一次忽然天降大雨,妻子喊他赶紧去晒谷坪收稻谷,可彭如彼时正沉沦在文字的世界里,竟然风声雨声呼唤声,声声不入耳,自顾自地在人物与情节预设中且写且思。一边是因收藏不及时而被淋湿了的稻谷,一边是文字中沉醉不知归路的丈夫,妻子不无恼怒地问他:“你写的东西能当饭吃吗?”“对,这就是我的精神食粮!”彭如笑着说,一半是抚慰妻子,一半是对自己的宣誓。

  妻子是通情达礼的传统女性,她情知丈夫追求文学的心已经无法挽回,眼前这个外粗内细的丈夫,不可能安于做一个毕生只与锄头交朋友的农民,她亦懂得创作比种植稻谷更不容易,于是转而默默支持丈夫的疯狂行为,或者包揽尽可能多的家务,给丈夫腾出更多的写作时间。或者在半夜起来,给犹在奋笔疾书的丈夫煮两个鸡蛋。彭如生性豪爽,酒朋诗侣,交游广阔,因此家中总是有高朋满座,丈夫在前面客厅说文解字,妻子在后面厨房里里挥汗如雨,虽然如此,妻子亦不曾有半句埋怨。她甚至从家庭财政库中专项拨款,为丈夫买了电脑、照相机、摩托车,作为写作的硬件设施。她从来不通写作,但是即使不懂得写作,也知道写作必须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她并不指望丈夫在书中赚得黄金屋归来,但是她在乎丈夫沉浸于文字中的愉悦的生命体验。

  彭如对电脑原本陌生,但是电脑却是一个写作者不能不有的平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彭如虽然对听起来尽是复杂和难懂的电脑有点发怵,但还是请来儿女当老师,从开机、关机、拼音打字学起,因为拼音读不准,便买了本《新华字典》放在电脑旁边,一旦卡壳就去翻字典,简直比考前程求功名的寒窗学子更认真,妻子笑他“八十岁学石匠”,妻子虽是戏言,彭如却觉得活到老学到老,也没什么不好。渐渐地,彭如学会了网上阅读、发电子邮件、打字。他还申请了一个QQ帐号,与编辑、文友交流、探讨。网络的世界一旦打开,视野顿时变得无限广阔,各种文风,各种文体,各种文思,如条条清流,任君取饮。彭如一时间如鱼得水,潜藏于心中的灵感被激活,笔下的文字亦随之变幻多端,或如野史,疏狂率性。或如雏菊,清新雅趣。或如远逝的榨油声一般余韵悠长,或如岩口豆腐一般使人口齿留香。他既写湮没在时光里的人物传奇,也写改革风云下的小儿女。既写有规有矩的新闻报道,也写情趣盎然的抒情散文。顺理成章地,中稿率节节攀升,许多大稿、特稿纷纷见诸报端,2011年10月,他创作的小说《村支书雇村民》获隆回县建党90周年征文一等奖。2012年第6期《文史博览》特别刊登了他写的《毛主席发展的第一个党员》,2012年10月,他的《九龙腾飞话岩口》获“湘蜜杯”征文赛银奖……

  2013年,有关《望星楼通书》的种种传说,流传进彭如的耳朵。为了弄清其中的传承与演变,彭如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到周旺镇车塘铺进行采访与考察,并最终写成了《望星楼通书的前世今生》一文,全文几千字,凝重与淡荡并存,不久,该文在《湖南科技报》上发表,此后又被别人译成英文,发表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网。

  “书痴者文必工”,30年的痴迷与磨练,终于赢得梅花扑鼻香,彭如先后在《人民政协报》、《楚风》、《故事会》、《湖南曰报》、《邵阳日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文史、民间文学、特写等各类作品400多篇。2011年,彭如集合了父亲、自己与儿子的毕生得意之作,出版了《祖孙三代作品集》,父亲彭建洪的诗性的哲理,彭如自身对历史与文学语言的把握,儿子彭严志的百折千回的敏感细腻,在邵阳文学圈内,成就了一个文学世家的传奇。

  彭如在文学上所散发的光茫,以及在文章中对人性的把握和理解,吸引了许多惺惺相惜的目光,1999年,彭如加入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以一个纯粹的农民身份,在一群文人墨客中谈笑风生。2002年12月,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抛来橄榄枝,他从此成为协会一员。2011年,彭如被市民协推选为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因为在文字上的功力与建树,2012年,彭如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结缘,在高手如云的文坛中,他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和感动。

  即使痴爱文学,彭如也绝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只知读书和写作的书呆子,事实上,他一直关注时事民生,跟踪时势动态,大至国际风云,小至乡邻间的鸡毛蒜皮,都不逃他的灼灼慧眼。2012年10月,彭如被推选为隆回县第八届政协委员。在任职期间,他以一个政协委员的良心,屡次为民生奔波呼号,2013年,他根据自己的实地调查,提出了客运车辆乱收费的现状,使岩口至滩头客运线路得以降价一元运行。2013年,彭如加入非遗中心义工团队,为隆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进行宣传号召。

  因为彭如在文学界有目共睹的成就,《湖南日报》等报刊及40多家网站以标题为《“泥脚杆子”痴迷写作28年——隆回岩口镇农民彭如的故事》对彭如进行了专题报道。隆回电视台对彭如进行了专访,彭如这个名字,渐渐的成为一个励志性名词。

  骑着摩托车,背着相机,揣着文房二宝的彭如,一如既往地左手农活,右手文学。他从来不说自己做得有多好,他只说自己还哪里做得不够。正如其父亲所预言,在失败与胜利的征途上,他将永远是一个含笑的苦行者。

 

  打印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同盟邵阳市委员会 地址:邵阳市大祥区城北路205号市政协前栋二楼 电话:0739-5155138